紅眼症傳染力強,主要是因接觸到患者眼睛分泌物,潛伏期為12小時至數天不等,多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;臺南市政府衛生局長陳怡指出,紅眼症患者會出現眼睛刺痛、灼熱、怕光或有異物感、大量黏性分泌物等症狀,包括毛巾、臉盆、水龍頭、門把等都可能成為接觸受病毒污染的環境的器具。
保持個人衛生習慣 遠離紅眼症
根據衛福部疾管署定點學校傳染病監測系統顯示,紅眼症第9週罹病率為0.299,較近三年同期平均值0.012呈現上升趨勢;衛生局表示,要避免紅眼症找上門的不二法門,除了保持個人清潔和環境衛生,也記得勤洗手,掌握濕、搓、沖、捧、擦五步驟,不要用手揉眼,且不和他人共用毛巾,甚至接觸患者使用過毛巾,嚴防堵絕病症。
校園學生互動頻繁 病毒傳染力高
衛生局進一步表示,當症狀變為嚴重時,患者不但眼瞼會腫脹,且結膜下水腫或出血,病程約4至6天,但不用過於擔心,大約2至3週就能痊癒,通常最容易散播病毒的地點就是校園,主要是因學童間互動引起大規模流行,尤其因紅眼症屬於病毒感染,無法用藥物預防,因此一旦有症狀,應立即請眼科醫師診治較佳。
有症狀出現時 應盡快就醫檢查
平時做好保護措施,減少出入游泳池等公共場所,眼睛分泌物也應小心處理,若是不小心接觸患者毛巾等,應立即洗手,堵絕病毒擴散;衛生局呼籲,有任何症狀出現時,應盡快就醫檢查,及早發現才能及時治療,以免症狀加劇。
資料來源:健康醫療網
http://www.healthnews.com.tw/news/article/31866/